MicroLED网-新一代显示技术 MiniLED/MicroLED门户网站

MiniLED

网站首页 > Mini/MicroLED > MiniLED >

聚焦东山精密冠名专场:探讨Mini/Micro LED产业化难题及解决之道

更新时间:2025-02-24 17:37:02 作者:MicroLED网 来源:JM insights

2月20日,由集摩咨询(JM Insights)主办、独家智库迪显咨询(DISCIEN)支持的“2025中国国际LED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JM Insights春茗会&COB显示屏调研白皮书发布”在深圳国展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办。大会以“新锐VS传统,守正&创新”为主题,聚集了国内大量LED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创新企业,与会企业通过互动交流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营造行业协同创新的氛围,促进LED产业全面开花。

在此特别感谢东山精密、中麒光电、沃格集团、京东方华灿、洲明集团、华为、希达电子、卡莱特、卓兴半导体、创维商用、盟拓智能、远方信息、精诚时代、诺瓦星云、TOPCON、万福达、鹏创达、光博会等单位对本次大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利亚德、赛富乐斯、雷曼光电、新视通、沃格集团、新益昌、索尼、京东方华灿、中麒光电、伊帕思、海信商显、艾比森、山西高科、洲明科技、华为、希达电子、卡莱特、东莞森坤、青松光电、创维商用等企业参与COB显示屏调研白皮书!


其中,在由东山精密冠名的上午专场,台湾中正大学教授/宏齐光电前CTO叶志庭教授、TCL华星光电MLED研发中心专家查国伟博士、天马微 Micro LED研究院副院长席克瑞、盐城东山精密产品负责人唐加良、诺瓦星云未来显示技术总监张瑜、卓兴半导体副总经理邵鹏睿博士、沃格集团新型显示销售中心总经理荆海等企业代表发表了主题演讲。

台湾中正大学教授/宏齐光电前CTO叶志庭教授在大会现场立足台湾产业分享对Mini/Micro LED技术的研究与理解,并展示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

台湾中正大学教授/宏齐光电前CTO叶志庭教授

Micro LED的实现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Micro LED 厂商以ICP RIE在 LED晶圈片蚀刻出所需的Micro LED晶片尺寸;2、Micro LED 的电极透过第一次转移朝下,并使用雷射修阻机 (Laser Trimming)去除坏点(Dead Pixels) ;3、透过第二次转移,在 COC 2 排列成最终产品需要的点间距;4、透过巨量转移技术將 COC 2 上的 Micro LED转移至目标基板。

Mini LED方面,叶志庭教授及其团队近三年在用于汽车高对比度背光的3D反射杯、ZOD用于手机的小尺寸柔性背光、ZOD用于NB的高亮度背光、微透镜阵列和量子点薄膜在超薄、大面积、高亮度背光中的应用、采用v型封装结构的微型led全角度芯片级封装等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报告结尾,叶志庭教授对其研究成果作出出如下四点总结:

1. 如何根据观看距离决定使用Mini/Micro LED作为显示光源。

2. 我们已经开发了ZOD迷你LED, 3D反射杯,以及带有v形背光的迷你LED高亮度、高对比度、薄而轻的应用。

3. 我们提出高反射薄膜(HRTF)用于全角度窄光束微型LED。

4. 我们提出了RCPEF,以提高具有QD颜色的Micro LED的颜色纯度和光转换效率转换。红色和绿色量子点的颜色纯度分别提高到94.68%和97.49%,光转换效率提高红色和绿色量子点的效率分别提高了1.46倍和1.97倍。

“Micro LED作为最优显示方案,具有超高亮度、超高对比度、超广视角、极致信赖性、自由拼接、极致透明、可拉伸、高亮投影显示等优势。”TCL华星光电MLED研发中心专家查国伟博士在报告中指出。

TCL华星光电MLED研发中心专家查国伟博士

MLED大屏直显目前已成长为确定性市场,复合增长率达到27%,在小间距显示渗透率逐步提升。其中,高端旗舰TV、AR眼镜、穿戴、车载等逐步成为Micro LED新的产品机会点。

“TCL华星光电与三安合资公司于2024年完成Micro LED中试线建设。”查国伟博士透露。作为行业新进入者,可提供超高亮度、拼接0边框、高透明、可拉伸、集成化等差异化产品价值;另外受益于加法制造优势,可在产品组合多元化、灵活性方面提供价值。

TCL华星光电全面布局各类显示技术(LCD/FMM OLED/IJP OLED/MLED),服务差异化产品需求。其中,MLED率先以Mini LED背光搭载LCD覆盖主流显示产品,Micro LED直显作为下一代重点技术加快布局。

据查博士介绍,TCL华星光电从2017 年开发Mini LED 背光显示,经过数个产品迭代,完成了含 VR、mobile、tablet、notebook、automotive、MNT、TV 全系列产品开发;而在Micro LED直显领域,应用场景结合商业竞争力,大屏聚焦PCB方案,中小屏聚焦Glass方案,微显示聚焦硅基方案。

在MLED大屏方面,TCL华星光电基于COB/COG/POG工艺,突破大尺寸拼接/高透明度,不断拓展产品化的应用场景,持续探索大屏拼接透明MLED显示方向,布局未来潜在的商显应用。

在MLED产线布局方面,TCL华星光电已经拥有武汉t3/t5 LTPS背板+厦门芯颖MicroLED中试线。

“随着产业化变革深化,商显、车载、穿戴将成为有源玻璃基Micro-LED技术重点应用。”天马微电子 Micro LED研究院副院长席克瑞在大会上指出。

天马微电子Micro LED研究院副院长席克瑞

根据行业分析报告预测,Micro-LED市场产值将实现高速增长,至2030年营收规模将超过14亿美元。Micro-LED目前已应用于PID和高端TV领域,预计从2025年起逐步实现批量交付。车载及穿戴类应用预计27-28年逐步渗透终端市场。

席克瑞指出,Micro-LED在透明显示、高亮显示、PID、异形显示等领域可提供全新的应用形态,为用户提供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产业链整体环境仍然向好,业内主流厂商在各核心应用领域百花齐放。

不过,当下Micro LED产业化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良率方面,LED芯片和巨量转移技术成为制约良率的主要因素;产能方面,Micro-LED专用芯片、巨量转移、定制化LTPS背板产能仍是限制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供应链方面,应链发展成熟度<60%,供应链完整性及技术成熟度仍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在应用推进方面,终端应用场景需进一步开拓,市场接受度仍有待提升。

作为Micro LED产业化先锋,2022年天马与厦门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出资成立了“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依托天马LTPS TFT背板技术,建设一条从巨量转移到显示模组的全制程Micro-LED生产线。

同时,基于天马LTPS技术优势与长期研发投入,依托全制程G3.5代Micro-LED产线,已完成多项前瞻显示技术开发,可广泛应用于车载、拼接、透明显示等领域。

盐城东山精密LED事业部产品负责人唐加良在大会上做了《RGB细分市场显示器件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唐加良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东山精密在RGB细分市场的产品方案。

盐城东山精密LED事业部产品负责人唐加良

LED显示屏产业进入2024年,从出货量上看,同比2023年有所增长;但从价格方面看,降幅较为明显。量增价减导致整体产值相比2023年有所下滑。拉长时间维度看,LED显示屏产业在经过2013年~2017年的高速增长期后在2018年后增速放缓,2019年至2024年产值呈现波动态势。

在RGB直显领域,东山精密开发了M系列、X系列、T系列和C系列产品。其中,M系列的MIP产品具有高光效、高对比度、高可靠性、点亮一致性好有点,适用间距包括P0.9-2,主要应用在室内和半户外场景。

X系列为形象产品,具有高光效、高对比度、高可靠性、长质保特性。同功率下出光效率更高,可有效提升能源效率、外观一致性、平整度高,能有效改善反光及侧视胶暗/亮点问题;耐黄变,抗UV,防脱胶,以及高性能物料搭配;采用纯金bonding线材,高可靠性、防渗透。

T系列为性价比产品,兼顾性能和价格,性能比肩金线产品,更具备价格优势,适用间距覆盖P1.0-P10。C系列为流量产品,具备高性价比,适用间距覆盖P1.25-P10,整屏亮度可满足室内600-800nit,户外4000-6000nit。

唐加良指出,在虚拟拍摄、影院屏、户外舞台租赁、室内舞台租赁、户外高端固装等细分市场,东山精密都有相应匹配的产品。

“从户外到室内再到消费级产品,所采用的芯片尺寸越来越小。发光芯片进一步微缩化后,引发的一系列的显示控制驱动和效果问题。”诺瓦星云未来显示技术总监张瑜在报告指出。

诺瓦星云未来显示技术部总监张瑜

诺瓦星云对MLED未来市场有自己准确清晰的判断:自动化、标准化及可测量可评价。张瑜解释到,自动化校正和点亮,检测、维修、分档,取代传统手工操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MLED显示走向标准化和规模化,确保整体系统性能和显示效果达到行业高水准;具备完善的检测和评价机制,确保MLED显示效果指标可量化和可追溯。

诺瓦星云MLED核心检测装备,通过这些MLED核心装备,串联好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助力MLED显示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打开一个万亿消费级市场,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针对MLED市场,诺瓦星云推出了全系列的综合解决方案。

其中,诺瓦星云独创的动态子像素渲染算法,让显示屏在相同尺寸下,实现更小间距,更大显示分辨率,更好的显示效果;行业首创的自适应热力校正方案,通过增加箱体温度传感器,和采用专业温度采集设备,诺瓦自研的热力预测算法加持,真正意义上实现显示屏系数自适应调节。独家首创的热力校正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实时,自适应,逐帧,逐像素电流调节,精准控制LED显示屏色温色准。从根本上解决显示屏发热引发的各种显示效果问题。

此外,行业首创的PWM + PAM混合调制驱动技术,支持像素级电流调节,带来更高的显示亮度,和更多的灰阶扩展。先进的设计架构,自研休眠模式,黑屏状态超低功耗、像素级节能及芯片级节能多种方式,使芯片表现超低功耗。结合控制系统动态引擎+Magic Gray算法,对视频源数据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实现实时的,逐帧,逐像素的峰值亮度调节,提升显示屏动态范围,带来更高的对比度,和更细腻的灰阶表现。动态节能,黑屏状态带来约50%节能、亮屏状态下带来20%以上的节能。

卓兴半导体副总经理邵鹏睿博士在会上做了“MiniLED COB直显规模化生产的生态赋能”的主题报告。邵鹏睿博士着重分析了miniled COB直显市场情况以及介绍了卓兴标准化产线如何为生产赋能。

卓兴半导体副总经理邵鹏睿博士

据邵鹏睿介绍,2024年COB显示市场的设备产能达到70000㎡/月,实际产出约40000㎡/月;预计2025年设备产能达到120000㎡/月,实际产出约75000㎡/月,整体呈现约翻倍式增长。

不过,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P1.25为例,随着材料成本大幅下降,制程工艺成熟以及制造费用的下降,Mini LED COB直显产品价格也呈现大幅下降趋势,预估2025年产品价格将进一步跌至0.78万元/平方米。

低价格、竞争激烈处境下,工艺、设备、产品等单一方面优势的并不能代表竞争力。大规模制造更多的需要产业链的生态赋能,才能保证具有竞争力的制造费用及运营费用,包括厂房规划、设备的有效规划、极优的工艺设计等多方面。

作为一家专业的科技公司,卓兴半导体致力于为超高清显示行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制造系统的解决方案。据介绍,卓兴半导体的像素固晶机单机单工位UPH达到90K;其超大有效固晶范围,可以满足大基板生产,涵盖所有市面常见模组尺寸规格。一拍三固的工作方式,使得固晶速度快、精度高;采用像素固晶技术,混固不降速;并联式线体、多机连打、多产品并行生产、任意分组。

此外,邵鹏睿介绍到,卓兴半导体标准化智能生产线可实现更多的并线机台数量、更快的建线速度、更优的智能工艺服务、更高的产品兼容性及更大的人均产能。

沃格集团新型显示销售中心总经理荆海发表了“玻璃基精准光源新型显示应用”的主题报告。报告中,荆海提到,沃格集团以显示行业为主体,与合作伙伴围绕玻璃基进行有机整合,打造沃格玻璃基MLED显示产业链。

沃格集团新型显示销售中心总经理荆海

其中针对Mini LED BLU,沃格集团拥有加大自主技术。

WG减薄技术可将玻璃产品做成曲面型态显示产品,具有高亮、高分区、高演色显示效果,曲率视效最佳,商业用途更广泛。

自研半导体镀膜技术,在玻璃基上进行覆铜,达成厚铜,低曲翘度,高均匀性等特性,玻璃基背光产品推出后,可覆盖MNT,TV,车载,NB,3D、医疗、娱乐等各个领域,为客户带来性价比提升。

玻璃扩散板是通过在玻璃上下两个表面加工制作反射层和扩散层,与玻璃基Mini灯板点对点贴合,直接把LED的蓝光引入玻璃内部传播扩散,微结构产生扩散匀光的作用。27寸显示器的样品已完成,已于2024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