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网-新一代显示技术 MiniLED/MicroLED门户网站

MiniLED

网站首页 > Mini/MicroLED > MicroLED >

苹果MicroLED关键制程转交LGD,龙潭厂下一步怎么走?

更新时间:2023-08-18 22:12:17 作者:创始人 来源:

为了减少对三星的依赖,苹果原计划亲自执行Micro LED巨量转移,很可能在桃园龙潭厂进行这关键步骤,但据最新消息,现在这个角色改由合作伙伴LG Display(LGD)在韩国坡州进行,而最开始被视为关键角色的龙潭厂,会如何影响苹果Micro LED布局?
今年 5 月,日经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导,苹果过去10年斥资超过10亿美元(约新台币320亿元)开Micro LED面板,并打算在桃园龙潭的祕密研发中心自己执行最关键的“巨量转移”制程;消息人士当时也强调,“这不代表苹果会一直自己做巨量转移,只是能看出苹果想将Micro LED技术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决心”。
苹果在Micro LED项目中与欧司朗(ams Osram)合作开发Micro LED元件,与LG Display(LGD)合作生产背板(backplate),而台积电负责生产12英寸硅晶圆。目前Micro LED技术首先会导入Apple Watch Ultra,量产时间延后至2026年第一季。
但到7月,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消息指出,巨量转移角色改由LGD担任,苹果原计划透过通过在美国或中国台湾的人员自行完成转移过程,但由于芯片在马来西亚、背板在韩国、组装在中国大陆或越南,考虑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最后改变主意。
因此,苹果考虑将关键制程交棒给LGD,让该公司在韩国坡州厂包办芯片、背板与转移等整合流程,自己则负责设备与关键技术支援。

苹果M2 iPad Pro或将于10月发布,搭载MiniLED面板  平板 第1张

没有Micro LED巨量转移关键制程,龙潭厂下一步要做什么?
提到龙潭厂的下一步前,我们先将时间回到2017年5月,当时《财讯》以封面故事“苹果的中国台湾神祕兵团”为题,报导苹果在中国台湾发展Micro LED次世代显示技术的历程。
龙潭厂可说是苹果最神祕的技术中心,当时苹果为了开发Micro LED技术,僱用友达光电数十名老手,也从日本和其他地方找来面板专家,2020年扩建的新厂也邻近友达和台积电的厂房,所以也被媒体喻为苹果研发测试Micro LED最大的海外基地。
而在2021年时,苹果传出与台积电合作开发Micro OLED显示技术的消息,目标是用于AR装置,而研发计划就位于苹果龙潭实验室。根据日经报导,苹果除了Micro OLED显示器,也在研究Micro LED技术,并为这两种类型的产品建立了试产线。
由此可知,龙潭厂是苹果亚洲地区的研发(RD)中心,及供应链合作的研发中心,业界人士透露,只要库比蒂诺有新技术研发,包括龙潭厂在内的各地区研发中心就会开始同步研发,主要进行小量试产。而目前龙潭厂已知研发内容包括MiniLED、Micro LED和Micro OLED等显示技术。
在被问到龙潭厂在Micro LED供应链定位,另一位业界人士透露,龙潭厂最开始重心是在“转移”。苹果2014年并购Micro LED新创LuxVue后一直在中国台湾做转移测试,“苹果Micro LED不会只针对手表,迟早会切入See Through领域(如 AR),这时半导体就相当关键,因为背板是CMOS,做法必须从Chip转移改成Wafer to Wafer”。
据悉,目前LGD进行Apple Watch Micro LED巨量转移是没有问题的,而苹果也会帮忙技术支援,因此龙潭厂这部分可说“功成身退”。随着进入下一阶段,AR领域需要更多酝酿时间,推测苹果的计划可能是“分段执行”,并尽量简化技术门槛没那么高的应用,可以确定的是,实验室会是多元产品,而非单一应用和单一技术押注。
龙潭厂下一步是Micro LEDAR 设备?
但龙潭厂下一步可能是Micro LEDAR 领域吗?这点可能要打上问号。AR技术最关键的是光波导和光引擎,苹果早在2014年并购Micro LED新创LuxVue,布局巨量转移专利;陆续几年又收购检测公司Tesoro Scientific,补齐巨量检修问题,以及AR眼镜荧幕新创Akonia Holographys,可说把转移、检测、光波导技术全集中在一起。
LuxVue先前传出苹果一度移到硅谷后,又将Micro LED团队搬到龙潭,实际状况仍不清楚。可以知道的是,若苹果要发展AR/VR技术,考量到主要公司仍在美国,将AR技术留在美国研发仍是可预见的场景。
不过业界人士认为,为甩掉OLED、不被三星绑死,苹果仍需要走出自己的路,势必要发展出Micro LED产品,而台厂在Micro LED布局相对完整,各厂商也已经各就各位,相信在技术和供应链上仍有不容忽视的地位。